第一百九十九章 吴三桂的野望_大明杀神
水书小说网 > 大明杀神 > 第一百九十九章 吴三桂的野望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九十九章 吴三桂的野望

  辽东宁远城

  范永信带着范氏商队来到了这里,并见到了正在这里驻军的清军豫亲王多铎。

  多铎,多尔衮的亲兄弟,主掌镶黄旗,为清军手握实权的大将之一。

  历史之中,此人曾创下扬州惨案,清兵十日不封刀便是他下的命令。

  多铎与许多的清军将领一样,残暴、弑杀、贪财。

  范氏能带给多铎很多的金钱,双方的关系自然也就不错。这一次范永信出现在宁远城,带来了不少的粮食和铁器,这更让他十分的高兴,亲自在府中设宴款待。

  菜过三巡、酒过五味之后,范永信便说明了自己的来意,那就是受了大顺王李自成所托,希望清军可以给山海关以压力。

  “豫亲王,明朝出现了一个叫朱常武的人,接连与顺军打了几仗都获得了胜利,现在大有抬头之势。若是不能找机会狠狠压制一下他们的话,一旦给其时间发展,怕将会对以后的大清大为不利呀。”

  范永信用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,开始了游说。

  “嗯,这个朱常武,本王最近也是刚刚听说。只是他只有十七岁的年纪,当真能成事不成?”多铎开了口,一副并未把其当成大事的样子说着。

  “豫亲王,大明地大物博,人口众多,能人更是辈出之时,万不可掉以轻心。唯趁着对方还没有壮大起来,先行压制方是上策。“范永信继续开口说着。

  对于范氏而言,朱常武多么厉害也不会放在他们的眼中,他们要的是天下大乱,要的是纷争四起。

  唯如此,他们才可以在其中寻到合适自己的机会,去赚更多的银子。

  反之,若是天下太平了,他们商人的作用就会变小,最终被宰杀也是有可能的。想想明初时的沈万三吧,不就是一个例子吗?

  “不错,大明人口太多了,且的确是地大物博,会出能人也是正常之事。像是这样的民族,就不能给他们站起来的机会。好的,范掌柜,这件事情本王汇报摄政王知晓。”多铎听了这些话后,不由就想到了之前曾给他们带来麻烦的那些大明能臣和将领。

  这些人中不乏一些个厉害人物,让他们讨不到半点的便宜。也就是崇祯这个人疑心太重,且耳根子还软,这才没有让这些个所谓的能人真正的发挥出他们能力,不然的话,怕是现在他们大清早就被压着打了。

  眼见多铎表示会成就此事,范永信当下就笑了起来,跟着就趁热打铁的说道:“我们范氏为了支持清军这一战,愿意送上一定的粮食还有铁器,请还豫亲王万不要推辞。”

  “哈哈哈,好,范氏的诚心本王看到了,你们也放心,等着我们大清夺了天下,自然是不会少了你们的好处的。”

  一时间,宾主尽欢,大笑之声充斥于厅中的上空,回响不已。

  多铎这个人还是能干事的,或是说他原本就是有些急性子,在派人送范永信就去休息之后,便马上出了府,直奔多尔衮府邸而去。

  “你是说,要出兵山海关?”多尔衮在见到多铎之后,听到对方的要求时,不由就是一愣。

  “是的,据臣弟所知,大明京师经历了李自成的袭扰之后,现在很是空虚。根本抽不出什么余力来支援山海关,此时就是我们最佳的机会。之前所打造的两百门红衣大炮已经完成,是时候寻明军麻烦了。”

  多铎显然是有准备而来,跟着他又说了范永信找了自己,并提供了一部分军粮和铁器的事情。还说出了现在的李自成的动向,他们已经从太原府退向西安,而如果这个时候他们可以攻下山海关的话,接下来入主中原就没有了什么阻力,那时就算是李自成想要借此北上,他们也完全可以趁此机会拿下京师,甚至是拿下太原,先占据半壁江山再说。

  如果这些话是别人向自己提议,多尔衮还会考虑一下,毕竟出兵可不是小事。

  历史之中,多尔衮一向出兵都是谨慎的。只有李自成攻下了北京城之后,他才真的开始着急,最终说服了吴三桂,这才有了入主中原之事。而现在,大明的京师还好好的,他自然就没有生出那么大的野心。

  可现在听着多铎所言,也并不是没有道理。

  李自成刚退,清军一旦有了什么胜利果实,就不必担心对方会来抢夺,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机会。

  尤其是之前李自成那一闹,明军的实力大损之下,现在正是他们最虚弱之时,若是现在不动手,以后怕很难在有这样的机会了。

  “嗯,你言之有理,大明的确是地大物博,能人辈出,如果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休养生息,那很可能就会快速的发展壮大。好吧,那就出兵攻打山海关。”多尔衮在多铎的劝说之下,终于做出了出兵的决定。

  “是。”多铎闻听自然是高兴不已,当下是摩拳擦掌。可跟着多尔衮的话却是让他瞬间失态。“攻是要攻的,但你就不要去了,让代善带人攻关。山海关易守难攻,这么硬的骨头,不妨让其它人先啃一啃,如果有了转机,你在去捡便宜不迟。”

  原本听说自己不能领兵,多铎还想继续争取,可是一听到后面的说法,马上就不说话了。

  是的,山海关如果那么好攻,清军早就给攻下来了。尽管他们现在手中有了刚造好的红衣大炮,但想要攻关想必同样很难,那不如先让其它人去打头阵,辛苦一下,等时机合适,他在领兵而出,这只会更加彰显自己的才能。

  “是。”想通的多铎当下便点头答应了下来。

  很快,礼亲王代善就来见了多尔衮,跟着得了领兵出击山海关的命令。

  代善全名叫爱新觉罗·代善,是努尔哈赤的次子,名列四大贝勒之首。

  代善英勇善战,经常出兵打仗,且总能凯旋归来,因其杀死敌军统领,被清太祖赐“古英巴图鲁”的美誉。这个称号的意思是身如钢铁的勇士,在清朝仅有代善一人获得,可见其在太祖心中的地位之高。

  作为太祖的次子,代善有两点令人称道。一是骁勇善战,屡立战功。二十多岁就随大哥一起战败乌拉,多次协助父亲远征,在父亲怯懦之时,敢于出面说服,并最终获得胜利。值得一提的是代善熟读兵法,对战局的判断很是精准,并非有勇无谋之辈。

  二是非常会做人,曾拥立皇太极成功继位。

  原本他曾是清太子的热门人选,可因为德因泽告发事件和虐子事件先后出现,让他远离了这个皇位。

  不能成为太子了,反而让代善变成了无欲无求之人,使得他的地位也是越发的超然,大家对他只有拉拢,没有了打压。

  正是有着这样的成长环境,代善的势力开始不断向外扩充,在如今的大清,他的实力仅次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,远高于豪格这位皇太极的长子。

  代善的实力不断得到了扩充,上升势头极猛,这就是多尔衮为何让其领兵攻打山海关的原因所在。

  他不能允许有人的实力要超过自己,这一次派代善出征,也多少有消耗他实力的想法在其中。

  这一点,领了军令的代善当然可以看得出来,对此他也没有什么意见,即是享受了这崇高的地位,那就必须要有所付出。再说了,多尔衮可是和他讲的非常清楚,能攻下山海关自然最好,就算是不能攻下的话,也是无妨。

  有了这句话托底,代善还有什么可考虑的,领了军令之后,便在两日后就点齐了五万兵马,其中清军两万,蒙军三万,由宁远城直奔山海关而去。

  清军这边一有了动静,山海关处便得到了消息,当斥候把清军远来的消息汇报到关内的时候,守关的吴三桂便感觉到自己的表现的机会来了。

  朱常武在山西打了胜仗的消息已经传了过来,打败了顺军,收复了失地,这可绝对是大功一件。

  做武将的,不就是要在战场之上展现他的风采吗?

  只是可惜,自己要守山海关,不能乱跑,不然武将无令而私自调动军队,那是要被抄家灭族。

  现在好了,清军要攻关了,这可是自己表现的好机会,若是可以重创清军,传到朝廷之中,就是崇祯皇帝也会非常的高兴,那个时候,还怕以后会不受重用,升官晋爵?

  内心中有些激动的吴三桂,这就叫来了自己的智囊方光琛。

  “将军说要主动出战?”一见到吴三桂,听清他的意思之后,方光琛便在吃惊之余就站起了身。

  “是的,我们就是要主动出战。”一名皮肤发白,声音也有些发尖的太监代替吴三桂回答了这个问题。

  杜勋,山海关监军。

  曾经做过尚膳监掌印,只是因为有一次得罪了袁贵妃,便被发配于外,来到了山海关这边疆之地。

  曾经伺候过崇祯,是皇帝眼中的红人,杜勋很是回味那种感觉,他做梦都想重回京师,可以继续的伺候皇上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huishu8.com。水书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shuishu8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